党委宣传部
通知公告更多>>
热点新闻更多>>
马克思主义学院用足战“疫”素材讲好思政课
2020-05-13 17:27 来源: 作者:访问量:

危机是鲜活的思政教材,灾难是深刻的思政课堂。在疫情防控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以“疫”为“材”,通过改善“配方”,优化“工艺”,改进“包装”,实现了线上“纲要”学习的引领“思”,把握“政”,创新“课”,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有滋有味”的“纲要”课,引导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与国家同向同行,发挥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1.jpg

改善“纲要”课“配方”,引领“思”。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大考,也是“纲要”课的最优配方。如何把抗击疫情斗争融入思政课,科学配方“纲要”教学,成为引领“纲要”课堂“思”的关键。“纲要”课通过开学第一课和“导言”讲解,将疫情防控的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融入课堂,分为“历史经验与中国智慧”“‘纲要’课重要内核”“中国战‘疫’靠什么”“新时代爱国主义实践”四个板块向学生讲好中国战“疫”伟大意义,从历史的经验去思考问题,凸显“纲要”课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向度,引导学生慎思明辨,坚定使命与担当,以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优化“纲要”课“工艺”,把握“政”。纵观历史,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还是重大瘟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如何从全球视野和党史视角将其纳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优化“纲要”课堂“工艺”,成为把握“纲要”课堂“政”的核心。“纲要”课围绕中国治理、中国精神、社会动员等专题,借助战“疫”短视频、战“疫”说理、战“疫”小课堂等专项活动,从“纲要”的上篇、中篇、下篇的三个历史分期,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瘟疫及医学成就为背景,分析对比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抗“疫”之路,尤其当前世界战“疫”的“社会百态”和“人性面相”,以深入理解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四个重大选择”,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明确新时代青年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改进“纲要”课“包装”,创新“课”。新冠肺炎疫情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活水源头。如何将思政课融入疫情防控时代新元素,改进“纲要”课包装,成为创新“纲要”课的重点。“纲要”课一方面通过教学技术学习和挖掘,紧扣“纲要”课程打造多元教学模式,实现超星学习通、微信、QQ等多平台整合,手势、拍照、二维码多方式考勤,学习强国、人民论坛、中国大学慕课多平台分享,结合疫情防控的英雄故事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中国智慧,使“纲要”课更加生动深刻。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手段整合和创新,紧扣“纲要”内容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借助“教学导读+阅读拓展”“速课+测验”“抢答+投票”“主题讨论+分组任务”多种形式,从历史的大视野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讲清楚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各类重大疫情的成功实践和基本经验,打造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线上“纲要”课堂。

信阳市南湖路237号行政楼 电话:0376-6391087 邮编:464000 邮箱:xcbxw@xynu.edu.cn
©2015-2023 信阳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